人们常用的随机指标KDJ,其优点是比RSI的灵敏度高,并且有明确的买卖点提示,在“要求很高”的“常态”之下,按其信号操作效果尚可。但正是因为KDJ过于敏感,所以其显示的交叉往往会出现“骗线”的效果,即使放在周线图上,这种“骗线”也经常出现。大家可以很容易地在K线图表上找到其有效的实例,但在同样的指令之下,也有大量并不成功的例子,在这种情况下,该指标对于实战操作的指导意义将大打折扣。另外,当市场脱离“常态”,出现中等以上级别的上涨或下跌时,该指标钝化后的失灵问题,更是让投资者无法解决。
例1: KDJ基本的使用方法是:80之上K值向下跌破D值(死叉)卖出,20之下K值向上刺破D值(金叉)买进。以上证综合指数2006年8月到12月的走势为例。假如投资者在第一个卖出信号出现时,即在80之上K值向下跌破D值出现死叉时卖出,之后持币等待指标在20之下金叉的买进机会,那么至少会错过图中显示的近千点的获利机会。事实上,从这里开始直到该股指达到6124点的历史高位,买进的信号也没有真正出现,只在2007年5·30之后,勉强有一次低位金叉(略在20上方)。如按此操作,一轮史上最大的牛市行情,将基本上与我们无缘。即使投资者在图中所示的每一个金叉处及时买回,追涨杀跌之后的利润也根本无法与持股相比(如图1)。
例2:仍以上证综合指数为例。该指数在2010年4月中旬见高3181点之后,展开了一波下跌行情。进入5月份,KDJ指标在20之下出现4次K值上穿D值的买进信号,但前3次基本毫无作用,买进信号发出后,股指继续下行。虽然第4次金叉后,股指略有反弹,但之后仅是横盘整理,并且最终再创了新低(如图2)。